洛宁县涧口乡鳔池村昔日是一个靠山吃山的穷山村,易地扶贫搬迁后,村民们搬进新居,在家门口就业,孩子就近上学,全村实现了从“老三多”到“新三多”的跃迁,村民逐步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。

图片4.png

走进鳔池村,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村格外美丽,明净的乡村小道,靓丽的绿化带,成排的两层小楼,统一的灰瓦、白墙、红房檐,翠竹环绕。今年77岁的潘学起是鳔池村人,祖祖辈辈没有走出过深山,自打出生起,就住在两三间土坯房里,结婚后虽自建了三间土坯房,但基建简陋,昏暗潮湿,后来又加上六个子女,拥挤不堪。

图片5.png

年轻时的潘学起终日勤勤恳恳地在土地里耕作,早出晚归,养过羊、放过牛,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并没有改变他们家穷困的生活,六个子女也因为贫穷都没有读完初中,那时他就有一个愿望,要走出这贫瘠的大山,让子孙后代能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
图片6.png

2005年,当得知县里建设抽水蓄能电站,鳔池村要迁村时,62岁的潘学起第一时间报了名,成为他们村第一批搬迁户。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,他选了新住址、盖起了新房,在新村凭借着勤奋的劳作、在外务工,潘学起一家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。现在潘学起四个女儿均已出嫁,大儿子在家干起了规模化养羊,二儿子一家在新疆务工,他现在也已抱上了重孙子,自己每月能领到500多元的低保、老年金、村干部补贴,身体健朗的他吃穿不愁,过上了理想的幸福生活。

图片7.png

代群平是鳔池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三十多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以前住在老村里,她最发愁的是得下山给孩子陪读,期间光租房子就先后换了9个地方,家里全靠一些薄田和丈夫外出务工维持生计,日子过得紧紧巴巴。

图片8.png

搬到新村后,她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孩子可以就近上学,同时在“金牛”扶贫政策的支持下,养了三十多头牛,仅这一项一年能收入4万元,这几年不仅脱贫致了富,还建起了新房,闲暇时去村文化广场上跳跳舞,生活过的幸福美满。

图片9.png

像潘学起、代群平一样,鳔池村很多人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,以前的鳔池村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多、毛驴多、贫困户多的“三多村”,是典型的小村大地盘,村民居住分散,离学校远,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。近年来,为了让鳔池村村民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,在县督查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,通过大力发展“金鸡”、“金牛”、光伏发电扶贫项目、落实“金融”扶贫政策,对接转移剩余劳动力就业等举措,现在全村已脱贫65户232人,实现整村脱贫摘帽,剩余还有5户5人有望在今年九月底实现稳定脱贫,如今的鳔池村已形成“新房多、收入多、幸福多”的崭新面貌。

目前,鳔池村正依托4A级景区神灵寨通道,积极升级基础设施建设,通过开发民俗文化、特色餐饮等,打造特色文旅小镇,增加致富渠道,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